自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奋力推动学院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紧紧围绕学院党政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支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党建工作引领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集中政治学习、“三会一课”制度,并重新修订完善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党组织会议制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成院级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验收工作,为促进二级学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紧抓内涵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下设有财经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物流与电商教研室,开设专业7个,分别是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茶艺与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现代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面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适应产业发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了“现代物流管理”和“旅游管理”2个专业群,推动专业融合,开拓发展思路,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内培和外引,目前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人,中级职称14人,硕士研究生2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1%。
完成《长嘴壶茶艺》和《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国家资源库课程建设工作。大数据与会计为院级重点专业,旅游管理为示范建设专业。
坚持对外交流合作,以茶文化为载体,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学生先后前往摩洛哥、法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国际知名度。
旅游管理专业自2019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在疫情期间依然坚持停课不停学,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方式。疫情结束后,全面开展线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教学环境。
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指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并在各类赛项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坚持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多年的发展和探索中,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境外合作”的“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的合作办体制,成立了蒙顶山茶产业学院和京东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目前,学院与北京香港马会、北京丽亭华苑酒店、海宁龙祥大酒店、上海迪士尼、同程艺龙、成都凯宾斯基、中通、沃尔玛等40余家省内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时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


与四川时誉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识,共建共享“智能会计中心”产教融合基地,是省内财会专业方向第一家产教深度融合项目。
与雅安威亚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跨境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开展真实的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企联合指导模式,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实战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助推雅安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电商直播基地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共建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土壤质量雅安观测试验站,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办学机制,助力学院“双高”建设。
四、注重科研引领,主动服务社会
学院注重科研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持续推动和加强科研工作,立项市级及以上课题30余项,在全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厅级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三类奖3项。

在社会服务方面,坚持主动服务社会理念,充分发挥出专业优势,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社会培训水平。近年来,我院完成社会培训达 60余次,培训经费到账70余万元,培训人数达 5000余人。


在承办赛事方面,充分发挥蒙顶山茶产业学院优势,承办了“蒙顶山杯”第七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助推黄茶产业的宣传和发展;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四川遴选赛连锁经营管理赛项、参与协办雅安市旅游饭店(民宿)服务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学院知名度,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经济与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建示范引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共发展。围绕学校、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