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1年7月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始于2009年6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的建设、思政课程、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呈现出新时期新气象新风貌。

一、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政治保障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根本要求,抓好党建主责主业,履行政治责任,凝聚学院教师智慧,形成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打造“五型”(即学习型、创新型、辐射型、争先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以创新“三会一课”形式、党员教育方式、理论学习载体,组织教师赴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天全红军村等地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感悟式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充分发挥“优秀党支部”引领作用,以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养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扎实推行“党建+”模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被评为雅安市“三八红旗集体”、校级“先进党组织”,2023年通过校级第一批“党建示范创建”培育单位验收,并获批为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培育单位。


二、加强队伍建设 筑牢发展根基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学院不断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71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9人,硕士研究生63人,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素质明显优化。学院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院兴院的根本来抓,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师资。选聘省内外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教授,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修20余人次。实施“老带新”导师制培养计划,组织开展“新进教师试讲”等活动,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和业务水平。
注重清廉从教,强化警示教育,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通过集中学习、推优评先等,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认真选树了一批典型,涌现出“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雅安市优秀教师”“雅安市优秀共产党员”“雅安市最美巾帼奋斗者”“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先进典型10余人,8名党员教师入库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人才库,通过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乐为、有为的教师队伍。

三、落实根本任务 建好关键课程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集体备课”“示范课展示”“教学督导”为内容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专题式”“双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稳步提升教学实效,立项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形成以“‘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实效性探索”为代表的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加强课程建设,3门课程成功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协助建成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库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协助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6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
善用大思政课,不断拓展思政课途径和载体,成功揭牌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生态文明研修基地,组织师生走进生态博物馆、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建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全沉浸式虚拟仿真思政教学中心和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通过VR技术、沉浸式体验,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和成就展直观地“搬进”校园。开展师生“云端”同上思政第一课、“二十岁遇上二十大”等活动,累计覆盖学生超30000人次,并被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四、凝聚团队力量 提升教科质效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夯实教学科研基础,推进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取得一系列成果。教师参加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教学比赛、四川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参加雅安市第二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等市级比赛获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校级高层次人才科研工作室1个,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省厅级以上的思政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结题20余项,多项课题、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奖。




五、活用地方资源 打造红色名片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雅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创建以红色教育为主的“三色铸魂”党建工作品牌,并成功立项。省市级红色文化研究课题立项6项,获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制作《艰巨的任务 特殊的使命》《赓续红医精神 筑梦健康中国》《彝海结盟谱新篇》等红色微党课,并多次在人民网数字思政研究院、雅安组工等平台展播;通过院校合作成功开发红色教育资源——红医文化教育馆;师生协同打造舞台剧《陈云出川》,在全省高校思政研究会等活动多次展演;以“双师双线”“校企协同”“院校合作”为抓手,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内涵有效提升,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的强大正能量,擦亮红色文化教育名片。


六、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社会发展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高职思政课名师论坛,承办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第二届集体备课会、四川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及现场教学研修培训。牵头协同区域内10余所大中小学成立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走进中小学开展“红色育人‘巧衔接’ 思政育人‘一体化’”等活动,覆盖学生1000余人。积极参与学校理论宣讲团,7名教师被聘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讲师团成员,4名教师被聘为雅安市委理论宣讲团成员,开展校内外党的重大理论宣讲50余场,有效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执着与担当,持续聚焦“政治建院、管理治院、人才兴院、质量立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接续奋斗!